位置导航:热点聚焦

传播不力 科学屡屡败给迷信

作者: 朱岩梅 来源: 科技日报 发布于2018/07/10

  耳边经常能听到一些貌似科学的知识,比如吃转基因食品致癌、致胎儿畸形,爬楼梯伤膝盖等等,大众是非难辨。阅读《科学是如何败给迷信的》这本书,不仅能帮助我们分辨朋友圈中的各种谣言和迷信,还能启发我们建立起一种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大视角。
  作者约翰·伯纳姆,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曾经是美国医学史学会主席,也是科学传播史的专家。研究领域包括美国医学史、科学史和社会史,出版了十余本科学史著作。本书中他梳理了最近200多年来,卫生、心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知识在美国走向普及的整个历史,深入剖析了科学知识在传播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中提炼出了科学知识普及的基本传播模式。
  本书中,伯纳姆提出了一个耸人听闻的结论——“科学已经败给了迷信”。因为相比科学知识传播的效果,迷信的传播风头更劲,甚至常常超越了对科学的信仰。面对迷信的泛滥,作者敏锐地指出,科学之所以败给迷信,就是因为科学知识的传播出现了问题。
  虽然伯纳姆的讨论是围绕着美国19和20世纪的历史所展开的,他的思路也可以延用至21世纪的今天,分析各种新媒体在科学知识传播中的作用。结合作者的见解和对中国科普现状的分析,科学败给迷信的原因有以下四方面:
  首先,科普过程的四个阶段分别是:传播、普及、稀释和碎片化,理性的科学精神不断被稀释。在19世纪前期的美国,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阶段,迷信得到了有效的压制。然而,随着媒体的兴起,理性的科学精神不断被稀释,大家不断接受着碎片化的知识,导致了怀疑精神的丧失,这就让迷信有了生存的空间。
  其次,媒体为了追求传播效应,科学知识的严肃性被削弱。为了让大众容易听懂、接受,甚至是博眼球,媒体所宣传的科学发现可能会被夸大和歪曲,时常看到惊悚的“标题党”,真正有价值的科学发现往往由于艰涩难以吸引大众,被媒体冷落甚至排斥。因此,不专业的科学传播反倒让科学变成了伪科学。
  商业广告也在迷信的传播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保健品的例子最为突出,骗取了多少老年人一辈子的血汗钱。种种利益因素的推动下,科学传播常常败给了大众传媒和消费文化。
  第三,科普知识的生产者变得更加稀缺了。在19世纪的美国和欧洲,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人”,他们不仅是科学的传播者,而且是一种理性文化的代言人。但随着各个学科的迅速发展,专业的分工变得越来越细,特别是科学工作者追求SCI,科学家群体也蒙上了功利色彩,无暇顾及大众,越来越远离了科普舞台,导致科学传播过程中,科学思想和理性精神的缺失。
  缺乏科学素养的记者在解读科学知识时,可能张冠李戴、指鹿为马,无法判断可靠的信息或者判断科学事实,或者一味追求点击率或者耸人听闻的程度,从而夸大、歪曲某些事实,导致人们不再信任媒体的科学报道。
  最后,应试教育让学生的知识视野变得更狭窄。网络时代已经推动学习由“应试型学习”转变为“破案式学习”,也就是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但是绝大多数学校教育还没有转变过来,其中教师素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学生们不仅没有在青少年时代阅读大量的跨学科书籍,同时,关注多个科学领域的学习兴趣也被抹杀了。新闻专业属文科,远离科学,科学专业的阅读量小,中文基础差,这种过早分科的应试教育,也让科普记者变得非常稀缺。
  在这方面,欧美要大大优于我们。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访问位于美国硅谷的奇点大学。生物学教授上课时,旁边有个漫画者站在梯子上,根据他讲的内容,把很深奥、很“黑科技”的内容画成了浅显易懂的漫画,半天课下来画了整整几面墙。我惊叹这位画者的科学素养和想象力,也暗暗佩服美国的基础教育。
  英国政府首席科学家顾问Sir Mark Walport说:“没有传播,科学就不算是结束。”然而在现实中,媒体和科学界关系疏远,科学家抱怨记者缺乏科学素养,夸大事实,造成舆论恐慌,媒体人哀叹科学家不说“人话”,缺乏同理心,甚至是卖弄学问。
  媒体需要科学家在事实的基础上提供专业的判断,而科学也需要通过媒体进行传播与发声。“科学界有义务支持媒体,同时承认双方的独立性。”这是国际科联的宣言,也代表了科学与媒体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持的关系。或许,我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到,“科学记者”这个职业的消失,对社会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在很多尖锐的科学问题上,比如转基因,科学家是长期失声的。要改变现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科学工作者们不能拒绝媒体,而是要去创作同时具有科学性和传播性的科学作品。比如说美国的航空航天局NASA,就非常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传播真正的科学知识。每次有了重大的天文学发现,在新闻发布会之前,他们会在社交媒体上进行预热,勾起大家的兴趣,吸引更多的人来观看他们的发布会。也就是说,想要传播正确的科学知识,科学家们也要服从传播学的规律,才能让科学打败迷信。
  社交媒体的兴起有利于科普的推广,但若缺乏有科学素养、社会责任的传播者,也会为迷信的传播注入新的动力。今天,传统媒体,比如广告的作用已经慢慢减小,而社交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今天每个人都可建立自媒体,社交网络上文章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无法完全得到保证。更可怕的是,在社交媒体上,如果一个人喜欢各种伪科学的信息,通过社交网络上的信息推荐机制,他可能接触到更多传播谣言的账号,反复强化他对谣言和迷信的认知。
  如今,传播正确的科学知识已经不仅是做几个科普讲座、写几篇科普文章那么简单了,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正变得越来越多元,如何让科学的声音不被繁乱的噪音、谣言所淹没,是科学传播中面临的最大问题。科学传播工作需要政府、科学家、媒体的配合,打破“科学界失声定律”,才能真正唤醒社会崇尚科学的热情,迎来科学的春天。
  (作者系华大基因集团执行副总裁,原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