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纯碳负极材料可使电动车实现600公里续航
刘昌国表示,国内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的专家曾对国产锂电池在2020年能否实现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50Wh/kg表示过担忧,而正在试产的新电池已经超越了这一目标。据了解,在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中,锂电池...
2018/07/16
-
-
-
-
世界首例无金属钙钛矿型铁电体制备成功
柔软似皮肤的光电器件、极其微小的纳米机器人这些看似有些梦幻的技术,将因世界首例无金属钙钛矿型铁电体材料的问世而变为现实。由于没有金属元素,无金属钙钛矿材料将具备柔韧性、易加工、低能耗,低污染等特质,其...
2018/07/16
-
-
-
-
“可降解”人工血管能“再生”血管组织
3(DKK3),构建了具有递送DKK3功能的人工血管,并通过体内血管移植模型考察了这一蛋白,在诱导血管祖细胞(VPC)定向迁移和促进组织再生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植入人工材料或器械...
2018/07/13
-
-
-
-
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超高含能材料金属氮
鉴于传统的高温高压实验方法和探测手段的局限性,此前的研究仅仅部分地反映了氮在极端条件下的行为,未能全面揭示由绝缘态的氮分子向金属氮转变的压力、温度和物性的全息相图。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
2018/07/13
-
-
-
-
中国创新指数首次跻身全球前二十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经济和统计司综合指标研究处处长沙夏文森特表示,全球创新鸿沟仍然明显存在,其中高收入经济体在创新格局中拔得头筹,而一些国家在创新发展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经验将为它们提供参考。从创新...
2018/07/12
-
-
-
-
高质量参考基因组揭示菟丝子寄生习性演化
自然界绝大部分植物都通过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根部的水分和营养吸收维持自养生存,而寄生植物则是一类通过寄生在自养植物上获取能量和营养的植物。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以南方菟丝子为对象,通过全基因组和...
2018/07/12
-
-
-
-
ATLAS首次发现希格斯粒子最主要衰变过程
此次ATLAS实验联合了多个希格斯玻色子产生过程的分析结果,其中包括胶子融合过程、矢量玻色子融合过程、W/Z玻色子对伴随产生过程、顶夸克对伴随产生过程。团队成员梁志均、石辽珊、刘波、娄辛丑在该分析的信...
2018/07/11
-
-
-
-
我国最大盐湖资源环境信息数据库建成
7月9日,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历时6年建成的中国盐湖资源与环境科学数据库正式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国数据量最大的盐湖资源与环境科学基础数据共享系统正式建成。据介绍,中国盐湖资源与环境科学数据库共包含6个专...
2018/07/11
-
-
-
-
低剂量维C或可把癌细胞“变好”
近日,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慈维敏研究组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周利群研究组合作,在正常人体维C水平下,将低剂量维C和其衍生物磷酸酯镁作用于肾癌细胞系,发现可有效提升细胞内5-羟甲基胞嘧啶(5hmC)的水平...
2018/07/11
-
-
-
-
固氮合成氨有了高效光催化剂
对于光催化材料,表面缺陷位点可以作为氮分子化学吸附的活性位点,同时局域在缺陷处的电子可以转移进入吸附氮分子的反键轨道,从而实现对氮氮叁键的弱化作用。科研人员将钼原子掺杂在催化剂的缺陷位点处,实现了光催...
2018/07/10
-
-
-
-
世界首套超声技术水下两相湿气流量计研制成功
然而深水装备受苛刻工作条件的限制及高昂的安装使用维护运行成本限制,水下生产系统的关键设备使用寿命通常要求达到20年以上,导致我国深海装备诸多关键部件只能依赖进口。天津大学研制成功的水下两相湿气测量装置...
2018/07/10
-
-
-
-
我国成功发射巴基斯坦遥感卫星一号
7月9日11时56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为巴基斯坦研制的遥感卫星一号(简称巴遥一号),同时搭载发射巴方自主研制的技术评估遥感卫星PakTES-1A。巴遥一号商业项目由中国航天...
2018/07/10
-
-
-
-
合成“金属氮”能量密度为TNT十倍多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成功合成了超高含能材料聚合氮和金属氮,揭示了金属氮合成的极端条件范围、转变机制和光电特征等关键问题,将金属氮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该成果不仅能够对其他形...
2018/07/09
-
-
-
-
大连化物所单原子催化研究获进展
2011年,张涛团队与清华大学教授李隽及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刘景月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单原子催化的概念。以氧气为氧化剂,高选择性地催化氧化醇制醛是具有高...
2018/07/09
-
-
-
-
偏振预测助力揭示高能天体爆发物理过程
与此同时,毛基荣研究员还参与意大利团队主导的国际合作,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对一个引力波电磁对应体的爆发过程进行了偏振观测和分析,文章发表于《自然》子刊《自然天文学》上。由于高能电子的能谱分布、辐...
2018/07/06
-
-
-
-
科学家为设计手性发光材料提供途径
研究人员设计合成一种含有手性谷氨酰胺衍生物的凝胶因子,发现该凝胶因子可以自组装形成手性螺旋纳米纤维结构,并且表现出超分子手性和CPL特性。近日,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段鹏飞团队和刘鸣华团队合作,...
2018/07/05
-
-
-
-
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固体发动机试车成功
作为国内唯一掌握固体火箭发动机分段对接技术的单位,四院此前已先后成功进行了直径1米/两分段、直径2米/两分段、直径3米/两分段固体发动机的地面热试车。由于固体助推发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和机动性好...
2018/07/05
-
-
-
-
科学家用远红光操控干细胞分化
这些研究进一步开拓了光遗传学工具箱,为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组的精密时空遗传调控的基础理论研究和转化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进一步促进了基于光遗传学的精准治疗和临床转化研究。他们利用合成生物学和光遗传学的理念,...
2018/07/04
-
-
-
-
赞!上半年,这些科学新成果或改变你我生活
它能精准模拟出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为治疗亨廷顿舞蹈病、老年痴呆等疾病提供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推动药物筛选和治疗方案制定。为更精准的法医DNA表型刻画提供可能图为用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头发颜色分类科技...
2018/07/03
-
-
-
-
纯天然全可吸收摩擦纳米发电机问世
此次,合作团队对5种天然材料(纤维素、甲壳素、丝素蛋白、米纸、蛋清)进行两两组合测试,对其摩电序进行了排列,为将来设计天然可降解BN-TENGs,以及其他能源收集器件的结构及材料选择提供了研究基础。此...
2018/07/02
-
-
-
-
材料基因组方法制备出钝感高能炸药分子
钝感和高能分别代表炸药安全性和毁伤能力,是一对负相关的性能指标,制备和应用钝感高能炸药(IHE)可实现现代武器系统高毁伤和高安全性,是世界各军事强国的追求。该研究工作也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含能材料基因科学...
2018/06/28
-
-
-
-
木材可制备出碳纳米纤维材料
木质纤维素材料是一种理想的制备碳纳米纤维气凝胶的前驱物,但因木质纤维素纳米纤维极小的尺寸,使其在热解制备碳纤维过程中剧烈收缩无法保持纤维的形态。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课题组提出一种催化热解的方法...
2018/06/27
-
-
-
-
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质量水平实现双提升
近期《柳叶刀》杂志对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医疗可及性和质量进行排名,结果显示我国从2015年的第60名提高到2016年的第48名,一年间上升了12名,是全球进步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实现了医疗技术能力和...
2018/06/27
-
-
-
-
传统药材生物碱抗微生物活性系列谜题解开
非洲马铃果主要用于治疗疟疾、痢疾和溃疡等疾病,博士研究生丁彩凤等从中获得吲哚生物碱,其结构单元含多重杂环体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伤寒沙门氏杆菌抗菌活性优于植物抗菌药黄连素和黄藤素。抗生素滥用,导致严重...
2018/06/26
-